欢迎访问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首页
商界在线
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别让互联网成为谣言温床
日期:2016-06-23 10:57:29 添加人: 点击率: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顶着花儿的黄瓜用了避孕药,喝豆浆可能导致乳腺癌,萝卜和茶不能一起吃”……互联网上随处可见此类传闻,辟完谣又再现,反反复复的转发、炒作冲击着食品安全本就脆弱的舆论环境。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专家们监测分析发现,将近一半食品安全问题的网帖是谣言和传言。而社科院的研究报告统计,当前食品安全谣言占各类网络谣言的45%,位居第一。

“霸占”网络的食品安全谣言有三类,都属于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知偏差:一是极端夸大添加剂的危害,二是妖魔化农药,三是相生相克的民间传言,比螃蟹加西红柿等于吃砒霜。

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管,我国农产品的合格率去年达到了97%。为什么总体形势稳中向好,在新媒体舆论场上公众获得感不强、信任感下降?为什么专家认为食品安全有保障,公众却总在感慨“还有什么敢吃?”。

食品安全谣言盛行,不能总怨公众科学素养低、辨别能力差。公众不是科学家,对食品安全的风险认知,感性多于理性。前不久微信朋友圈疯传蒜薹蘸白色液体的视频,直到农业专家出面澄清,白色液体是抑制霉变的合法保鲜剂,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应用,对人体无害,疑云方才散去。

有误解和疑惑不怕,就怕正面信息不及时、不到位。政府部门的信息发布要么缺位、要么慢三拍;权威专家又不愿面对媒体,怕说错了惹火上身。公众与科学认识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真空,恰好被爆发式增长的新媒体发现并迅速填补。食品安全问题本就人人关注,不少人对相关谣言宁可信其有,结果就是传言和谣言呼风唤雨,公众感受强烈负面化。

面对食品安全谣言的泛滥,监管部门的信息渠道要畅通,权威发布要及时;科学家们要多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提升公众的辨伪能力,正本清源的本职不可缺失。

新媒体时代,也要提醒“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们,多些理性思考,少些盲目转发。那些“为了家人请迅速扩散”的帖子,看似贴心,其实未必真心,甚或别有用心。对于那些主观、故意的谣言制造者,也要依法惩处,防止互联网成为食品安全的谣言飞地。

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互联网上充斥的谣言和传言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严重干扰了公众对信息真实的判断。特别是微信应用广泛之后,不仅是文字,图片、视频都成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工具。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如何成为这样的智者,如何让加强网络谣言的监管,净化网络空间?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就此做出点评:别让互联网成为谣言温床。

赵占领: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泛滥,很多人宁可信其有也不愿信其无。之所以这样,一方面,这些谣言编造很有技巧,而且很多贯以权威信息源;另一方面,谣言特别是涉及到食品安方面的谣言,长期以来,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状况一直存在一些焦虑和不安,这些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土壤。利用公众的情绪去传播谣言,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利用谣言去骗取关注,转发获取粉丝,进而提高这个自媒体账号的商业价值,因此形成一种灰色的产业链。二是某些主体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诋毁商誉,不让其产品销售。

食品的网络谣言不同于传统的谣言,它借助了网络传播的便捷性等特点,所带来的结果是影响范围更大,损害结果更加严重,但是要想追溯传播的源头就更加困难。现有的法律对于网络谣言实际上是已经有归置,特别是前几年专门出台了司法解释,而且政府部门也多次开展过专项的治理行动,但是网络谣言不仅没有绝迹,而且很多谣言死灰复燃。

具体来讲,打击网络谣言,特别是食品安全的网络谣言有三中法律途径。一是通过民事途径,它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取证难,既难以证明传谣者的真实身份,也难以证明因为这个谣言的传播所遭受的具体损失,而且即使起诉,获赔的金额也不高。尽管谣言很多,但真正起诉的案例非常少,而且获得赔偿的金额不高。第二种刑事和第三种行政途径去打击网络谣言似乎成了很多受害者愿意选择的方式,一方面,借助公权力机关去取证,手段更多、取证能力更强,而且打击的力度更大,轻则是拘留罚款,重则是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对于专业的传播谣言的机构来讲,震慑力度更大。但由于刑事和行政途径存在着一定的门槛,而传谣者也存着侥幸心理,所以可能执法严的时候能会暂时收敛,风头一过就会卷土重来,这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打击网络食品谣言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谣言,首先法律不可缺位,但是仅靠法律途径还不足以根除谣言,过分依赖单一的途径,在打击谣言方面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因为谣言的泛滥和复杂的社会因素,公众的不信任感还没有完全消除,网民的辨别能力有限等,这些都无意中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而辟谣手段又存在不足,且跟不上谣言传播的节奏,网络服务商的投诉处理机制运营不畅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谣言就存在传播甚至泛滥的空间。所以打击网络谣言需要形成系统的治理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网民、受害者,甚至网络服务商的作用,形成一种社会合力,在受害主体起诉,政府加强执法,常态化执法之外,还需要构建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结合网络谣言传播的特点和途径建立更有效的辟谣方式。目前有一些政府建立了辟谣平台,这种平台和网民自发组织的一些辟谣团队结合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与网络平台特别是网络企业合作,建立辟谣的快速传播途径;还有,一些网民投诉举报之后,网络服务商要快速处理,通过发挥社会整体的力量,同时用法律打击的手段作为辅助,这样才有望减少甚至根除网络谣言。

 

 



Copyright © 2012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 历城校区: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60号 邮编:250100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区丁香路3500号 邮编:250357
       联系电话:0531-88617782         E-mail:jm7781@163.com
 点击访问:山东管理学院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